>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2021 -> 美丽兴庆 -> 兴庆“石榴仔”讲故事
大新镇聚丰苑社区:用“心”解纷,以“智”治理
2025-08-26 16:35:41   来源:宁夏新闻网

  “以前有点事不知道找谁,现在好了,社区‘和事佬’主动上门,三下五除二就把我们邻里纠纷解决了,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!”近日,大新镇聚丰苑社区居民李大爷对社区推行的矛盾调解机制赞不绝口。这由衷的点赞,是聚丰苑社区聚焦百姓“关键小事”、深化“家门口”服务体系、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真实缩影。

  聚丰苑社区下辖4个居住小区和1个大型家居建材市场,既有本地原住居民,也有大量外来务工租住人员,人员结构复杂且流动性大,由此引发的矛盾也呈现出多元特点。从邻里间的噪音干扰、停车争占、市场商户间的经营摩擦,到租户与房东的租赁纠纷,再到物业与业主的服务争议,各类矛盾相互交织,化解难度不小。为此,社区推出“事心双调”矛盾化解工作法,既聚焦具体事件的公正处理,又注重当事人的心理疏导,为不同矛盾开出“精准药方”。

  “倾听窗”集民意,前沿阵地解小忧——聚丰苑社区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“七彩阳光调解室”,派出所民警、公益律师、庭长、法官、检察官、法学会会员、退役军人、党员、热心志愿者等人员陆续加入了调解队伍。无论是邻里间的鸡毛蒜皮,还是租赁双方的利益纠葛,居民都能通过现场登记、电话预约等方式反映。调解员会第一时间记录详情,梳理矛盾症结,确保小事不出网格、大事不出社区,矛盾不上交,服务不缺位。邻里噪音、租赁纠纷等多类问题在此得到成功化解。

  “巡逻哨”查隐患,动态巡查灭苗头——依托强大的网格治理基础,社区将全体网格员、党员中心户、市场管理员纳入“平安巡逻队”,化身移动的“纠纷探测器”。他们每日穿梭于楼栋之间、市场之内,主动发现诸如车辆违规停放、飞线充电、商户占道经营、售后纠纷等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。一旦发现,立即现场介入,通过情、理、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初步劝导和协调,力争“发现即处理,处理即了结”。前不久,聚丰苑北区多位居民反映,小区广场每晚跳广场舞的音乐声音过大,存在噪音扰民问题。社区调解队接到反映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调解队让双方充分表达意见、互相理解,在平衡双方利益的基础上,双方在限定音量范围、调整活动时段等方面达成了共识。成功化解了此起噪声扰民纠纷,避免了矛盾升级。

  “聚力堂”解疙瘩,资源整合破顽疾——对于一些单靠社区难以解决的“硬骨头”,社区则启动“聚力堂”会商机制,统筹协调大新镇综合执法中队、市场监管所、自然资源局、物业公司等共同“碰头”,集中力量攻克难题。今年5月,立达市场部分商户占用绿化带养殖鸡、鸽子等,不仅让周边环境充斥着异味,鸡鸽的粪便还污染了公共区域,更影响了其他商户的正常经营,引发了诸多不满。“聚力堂”搭建起高效沟通的平台,帮助各方厘清权责。由自然资源局牵头依据相关土地法规,明确指出绿化带属于公共资源,任何个人不得私自占用,综合执法中队配合督促商户整改,对逾期未改的依法处理;市场物业公司增加对该区域的清扫频次,改善环境卫生,加强日常巡查监管。社区工作人员则在市场内张贴公告,加强对相关法规的宣传,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

  如今,聚丰苑社区的投诉量显著下降,协商互助蔚然成风,矛盾纠纷化解率和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。“基层治理的核心就是服务群众、化解矛盾。我们将继续做实做细‘矛盾不上交、平安不出事、服务不缺位’的工作法,努力让每一个诉求都被倾听,每一个隐患都被察觉,每一个难题都被化解,全力建设和谐有序、充满温情的宜居宜业社区。”社区党支部书记芦爱华表示。

【编辑】:张剑平
【责任编辑】:邹炜新
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-2018 NXNEW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:750001 新闻热线:0951-5029811 传真:0951-5029812  合作洽谈:0951-6031787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2908244号
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(署)网出证(宁)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
工信部ICP备案编号: 宁ICP备10000675号-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宁B2-20060004
法律顾问: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:13369511100,15109519190